BME@Brown – FTTF¶
基本信息 Basic Information¶
本科专业:CSAI (4+0)
申请学位:Master
领域偏好:人工智能 / 生物医学交叉
最终去向:BME@Brown
申请三维 Application Information¶
均分(大一/大二/大三):70/77/81
语言成绩:TOEFL 100
GRE:N/A
申请结果 Application Results¶
项目 | 结果 | 提交日期 | 结果日期 |
---|---|---|---|
1. BME@Brown | 12.14 | 1.29 | |
2. BME@IC | 2.5 | 4.11 | |
3. AIMI@UCL | 1.12 | 2.11 | |
4. SPML@NTU | 11.14 | 1.10 | |
5. AI@Edinburgh | 11.12 | 2.10 | |
6. HPC@Edinburgh | 11.12 | 1.7 | |
7. CS28@USC | 12.1 | 4.7 | |
8. CS32@USC | 12.2 | 4.7 | |
9. MCS@USYD | 10.30 | 11.12 | |
10. ACS@Manchester | 10.22 | 12.12 | |
11. MSCBB@Yale | |||
12. ECE@CMU | |||
13. MSCS@Cornell | |||
14. AC@IC | |||
15. MComp(AI)@NUS | |||
16. CE@NUS |
个人经历 Personal Academic Experiences¶
科研经历 Research Experiences:¶
2023年-2024年多段研究经历,发表2作SCI一篇+2作会议一篇+n作会议, n作SCI在投
2025年一段研究经历,论文修改中
实习经历 Internship Experiences:¶
校内FOSE实习2年(非CS相关,可忽略)
项目经历 Project Experiences:¶
2023-2024 GRP
2024-2025 FYP
个人项目+非cs强相关项目(可忽略)
荣誉奖项 Awards:¶
2023-24学年 浙江省政府奖学金
2023-24学年 Dean’s Scholarship
申请经验 Application Experience Sharing¶
选校选专业:¶
我的申请是完全DIY的,整体申请目标比较清晰,主要定位于计算机与生物医学的交叉(CS + Bio/Med),有比较具体的research导向。这种申请路线属于比较冷门的交叉领域,参考价值未必适用每位申请者(看飞跃手册每年似乎都有一两位喜欢这个方向的……)。在初期选校上,排除了所有要GRE和面试的项目,所以实际上待选校并不多。
我申请季的前半段主申英国和新加坡(11个项目),然后额外加了5所美国学校。我个人(非客观)对这些学校的梯度是Yale-Brown-IC-NUS-Cornell-CMU-其余保底。在项目选择方面,Yale项目的准备存在问题,我是在项目ddl前2天匆忙填写资料/文书和推荐信,而这个项目实际需要与导师联系(读博先导),所以不出意外直接g了。Brown的项目申请时很确定能拿下,加上Brown的位置以及学校风格非常切合我的喜好,这个项目也是读博导向的,所以几乎作为美国主申。IC和NUS的computing今年几乎没招诺子的学生,不知道是不是去年被鸽穿了的原因,有一位拿到cam双offer的朋友同时被这两个项目拒……NUS的CE完全不招正常学生,可以忽略。IC的BME相对保底,作为保IC的项目比较成功。Cornell和CMU是作为cs人的必申项目,但我并不喜欢Cornell的位置和CMU的学校风格,所以文书比较随意,顺利被拒(嘴硬L)。在保底项目上,我选的过多了,NTU 2个+爱丁堡2个+USC 2个+曼大+悉尼,一共16个项目里用掉了8个保底。在选保底校时大家一定要冷静,适当的选择2-4个保底即可,不必为求稳而牵扯出过大的申请负担。
标化成绩准备:¶
感觉今年大家交流下来GRE基本无用,托福/雅思够用即可,诺子的学生考前突击一两周快速考到一个不错的分数,然后就可以不用管标化了。
推荐信准备:¶
通过FURP接触老师并获得研究机会,来自研究项目导师的推荐信会很有用。后续GRP/FYP的导师推荐信也会很有帮助。非常感谢 Prof. Sean He, Dr. Anthony Graham Bellotti 和 Dr. Boon Giin Lee 老师的帮助。
暑研/实习建议:¶
我是以读博作为远期目标的,所以着重关注了暑研,实习则只进行了非CS相关的校内长实习。暑研方面,FURP是接触老师的很好的机会,在一期FURP结束之后一般可以得到持续参与研究项目的机会。少部分GRP项目(例如Dave的)可能会形成发表,可以自行争取。一些老师的FYP项目会在暑假提前开始,发表机会更多,不过也可以留到毕业的暑假继续关注,读研的时候发。关于本科期间的研究,最好以发表作为产出目标,否则可能在申请的时候不太有用。老师们在这方面会提供很多帮助。
其他建议:¶
中介不是必须,如果目标明确,自己DIY或者半DIY可以避免很多烦心事。少看某些申研的社交平台,除了徒增焦虑毫无疑义。研究生只是过渡学位,不必太焦虑,结果总会是好的。
一定注意关注项目申请的截止日期!!!!!不要因为疏忽错过很好的项目……